經濟愈發展,會計愈重要
日期:2015-11-18 | 點擊量:
編者按:為使新生對所學專業有更清楚的認識,有更明确的學習目标,掌握更有效的學習方法,盡快适應大學學習生活,平穩有效地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特策劃開展“學科帶頭人帶你‘逛’專業”活動。邀請有關專業學科帶頭人,對專業課程要求、專業學習方法、專業前景分析等方面進行講解,使新生對所學專業有更全面了解,幫助學生穩定專業思想,樹立專業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力,以積極的心态投入到大學學習中來。
專業名稱
:會計學
專業導遊
:會計系主任成慕傑教授。成慕傑,女,會計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會計系主任。曾任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優秀教學帶頭人。從事高等教育以來,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從事專業教學及管理工作。注重社會實踐,曾在兩家上市公司連任兩屆獨立董事,為學校建立了會計手工模拟教學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及多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編教材3部,副主編教材2部,主審、參編多部。主持、參與省廳科研項目、教改項目多項。曾獲省自然科學成果“三等獎”3項、“二等獎”2項,市社科成果“三等獎”3項,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二等獎”1項。
會計系成慕傑教授
Q1:會計學專業主幹課程有哪些?
會計學專業主幹課程有經濟學、基礎會計、中級财務會計、高級财務會計、成本會計、财務管理、管理會計、納稅會計、電算化會計、電子報稅、審計學、稅法、經濟法、證券投資學、财務報表分析、會計英語、多媒體會計綜合實訓等。
Q2:會計學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是什麼?
專業特色:
會計學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本專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提升專業内涵,創出專業特色。
1.專業定位準确,人才培養目标明确。根據就業環境和人才市場需求确立了突出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标,即立足于滿足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全力培養具備會計、稅務、審計、财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勝任會計核算、稅務申報、審計及财務管理等相關崗位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2.人才培養規格鮮明,高素質強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政治上,全力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健康體魄;業務上,全力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理論、方法、技能及良好的專業溝通協調能力;文化素質方面,全力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審美、創新能力及觀察、想象、求異思維、勇于實踐的文化素質與能力。讓學生在四年的大學學習與生活中,逐漸具備有品質與自信的生活态度,為人服務的理念和社會責任感,寬泛的人文素養與溝通能力。
3.融學科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為一體。努力打造“專業理論+專業實踐+專業技能”、“畢業證書+職業資格及職稱證書”的準職業型人才培養模式。
4.構建了厚基礎、重應用、突出專業核心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和國際化視角的課程體系。全力培養學生熟悉國内外會計有關的法律法規及國際會計慣例,把握會計、稅務、審計、财務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較強的會計信息化水平和應用能力;創建了突出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加強專業創新與拓展能力教育課程結構。
5.推行“政 、行、校、介、企”多主體參與的校企協同專業建設模式和 “教學做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式。
6.創建了全方位、多模塊、雙軌雙循環的實踐教學體系。實施校内實訓、校外實踐、能力證書三條線同步進展的實踐教學模式。培養了大批“專業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崗位适應快”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優勢:
1.會計屬于管理,辦經濟離不開會計。馬克思有句名言:“經濟愈發展,會計愈重要”。廣州地處經濟發展的前沿,會計人才有廣闊的就業空間,生源廣大。
2.會計學專業是一個成熟的專業,我校有十六年的發展史,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擁用一支職稱、年齡、學曆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創立了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确保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确保人才培養目标的實現。
3.擁用良好的會計、審計、稅務等電算化教學信息系統資源,建立了一批實用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實現了會計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會計手工實訓與計算機信息系統實訓的有機結合。
Q3:會計學專業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會計學專業的學習方式可概括為課内課外結合,線上線下結合,校内校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課程單元學習與崗位實踐結合,專業學習與行業實踐結合,課程模拟與綜合模拟結合,全方位、多模塊,師生互動多方交流實現人才培養目标。
課内課外結合實質将課堂教學與課後作業、輔導結合,消化課上所學内容,打好學生的專業基礎。線上線寫學習結合是指課堂教學課後作業輔導與互聯網+相結合,利用互聯網搭建會計教學平台,融課堂講授、翻轉課堂、微課堂、師生互動、自學于一體。
校内校外結合,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伴随會計理論教學的進行,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企業或實習基地進行認知性實習,短期專業實習,實現課程單元學習與崗位實踐結合,大一大二夯實專業基礎,大三大四伴随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進行專業課程綜合實習及畢業前的頂崗實習,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
Q4:我校會計學專業培養的學生有什麼特質?
1.實踐能力強。我校強化實踐教學,實行“教、學、做、崗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内容由單項模拟發展到課程模拟、專項模拟,崗位情景模拟、專業綜合模拟、行業模拟等,采取手工模拟、多媒體教學軟件模拟、财務應用軟件實操訓練、基地實踐、專業調查、創新創業實踐等多種手段與形式,搭建“政 、行、校、介、企”多主體參與的校企協同育人平台,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2.專業能力強。融學科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為一體,努力打造“專業理論+專業實踐+專業技能”、“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職稱證書”的準職業型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成為“專業能力強、崗位适應快”的會計信息化應用型人才。
3.競賽成果多。學生在“用友新道杯”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全國“挑戰杯”系列大賽、“中華會計網校杯”全國校園财會大賽、“用友杯”會計技能大賽、“金蝶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國大學生(文科)計算機設計大賽、“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廣東省大學校園文化大賽等活動中,屢獲佳績。
Q5:會計學專業對社會發展有什麼貢獻?
會計以現代管理科學為基礎,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對社會再生産過程的資金及其運動進行核算、監督,提供企業财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管理、投資等各方面的經營決策。會計屬于管理範疇,是社會管理的組成部分,發揮着價值管理的作用。
我校會計學專業十六年來,為社會各界輸送了近4000人的财務會計管理人才。他們工作在工商企業、财政稅務、會計師事務所、金融證券、機關學校等單位,有的從事會計核算,有的從事财務管理、審計、稅收籌劃,有的是公務員,也有自主創業成功者。我校會計學專業已經得到社會的充分認可,近年來招生人數和分數逐年遞增是最好證明。
Q6:會計學專業發展的前沿和走勢如何?
十六年的辦學曆程,我們積累了較豐富的辦學經驗。到2020年,會計學專業的發展目标是:培養和造就一支結構優化、素質較高、富于創新、樂于奉獻的會計人才隊伍。進一步深化課程建設與改革創新提升内涵,進一步加強實踐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拓展外延。
會計學專業已經有三門院級精品課程《審計學》、《财務管理》、《會計學》,一門在建省精品課程《審計學》。力争兩年内将《财務會計》、《成本會計》、《稅法》、《經濟法》建成學院精品課,将兩門院級精品課《會計學基礎》、《财務管理》建設成為省級精品課程,《國際會計》建設成為雙語示範課程,《基礎會計實訓》等系列教材陸續出版。
會計學專業十分重視實踐。目前與30多家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省級會計專業校外示範性實習基地和省級示範性實驗中心正在建設中。未來還将新增一批實習基地,使實習基地達到覆蓋各種行業,充分滿足我系學生參加專業實習的需要,讓學生畢業後能順利上崗投入工作。
會計學專業正在承擔和完成省級三項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兩項教改項目、一項教育成果培育項目,我們将以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為契機,奮進在鞏固專業基礎、注重專業内涵、強化能力特色、建設高水會計專業的征程上!伴随廣州經濟的發展,我校會計學專業在會計人才培養上必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