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太阳概況 » 專業介紹

會計學

       一、組織架構
       會計學專業下設管理會計和智能會計2個教研室。
       二、專業定位
       會計學專業屬于工商管理學科,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會計學專業是以會計、審計、财務和稅務為基礎的應用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基本理論為基礎,學習财務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資本運營、資産重組、企業兼并和國際會計核算慣例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會計學專業注重培養學生實戰能力,側重實務操作,通過會計手工模拟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和财務共享實驗室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時注重強化學生财務管理、審計、經濟法、稅法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為學生參加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考試打下堅實基礎。
       三、培養目标
       1.熟練掌握會計、财務、審計和稅務等方面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2.掌握管理學、經濟學、财務學和會計學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财務管理學和統計學所涉及的各種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4.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
       5.勝任在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從事出納、财務會計、稅務、審計等工作;
       6.熟悉國内外與會計相關的基本理論,方針政策、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7.了解會計學專業的理論前沿和國内外發展動态;
       8.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學術理論研究能力。
       四、培養規格
       1.學制學分。會計學專業,需修滿162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37學分,公共選修課10學分,基礎必修課23學分,專業必修課32學分,專業組選課12學分,專業任選課12學分,專項實踐16學分,其他實踐20學分。
       2.知識要求。通識性知識:修讀思想政治理論、大學語文、高等數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發展規劃等課程;基礎性知識:修讀統計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稅法等課程;專業性知識:修讀會計、财務、審計等課程。
       3.能力要求。獨立完成企業日常會計工作;具有成本核算、管理、控制和分析能力;熟練應用财務會計軟件、辦稅軟件能力;具有溝通與協調處理企業内外部财務關系能力;具備基本的某種外語聽、說、讀、寫和資料翻譯的能力。
       4.素質要求。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遵紀守法,道德品質高尚;具有誠信守信品質,社會責任感,良好人文素質、科學素養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健康的體魄和優良的心智素養。
       五、課程體系
       1.主幹學科:工商管理、經濟學。
       2.核心課程:管理學、統計學、經濟法、稅法、基礎會計、中級财務會計、高級财務會計、成本會計、财務管理、審計、管理會計、财務報表分析等。
       3.專業組選課程:資本運營理論與實務、企業财務戰略、預算績效管理理論與實踐、企業内部控制、Python基礎;ERP項目綜合實訓、RPA财務機器人、數據挖掘與算法等。 
       4.實踐課程:ERP沙盤模拟實訓,基礎會計實驗、企業行為模拟、會計信息化實驗、财務共享理論與實踐和會計頂崗實操。
       5.實踐教學環節: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寫作。
       6.拟開設智能會計選修課:人工智能基礎、商業智能與可視化、智能納稅申報、 财務共享服務與智能财務、大數據财務 決策、大數據供應鍊 成本 管理、IT 審計等。
       六、師資隊伍
       會計學專業現專任教師63人,教師職稱結構如表1所示,教師學曆學位結構如表2所示,教師年齡結構如表3所示。
表1:2021年12月8月會計學專業教師職稱結構
職稱 人數(人) 百分比(%) 學科背景
教授 7 11.30  
副教授 18 29.03  
講師 20 32.25  
助教 17 27.42  
合計 62 100.00  
 
 
表2:2021年12月會計學專業教師學曆結構
學曆/學位 人數(人) 百分比(%) 學科背景
研究生/博士 4 6.35  
研究生/碩士 52 82.54  
本科/學士 7 11.11  
 
 
表3:2021年12月會計學專業教師年齡結構
年齡(周歲) 人數(人) 百分比(%) 學科背景
35以下 29 46.03  
35~45 13 20.63  
45~55 11 17.46  
55及以上 10 15.87  
合計 63 100.00  
 
 
       七、教學條件
       截止2021年12月,教學設備(不含教學設施)投入約380萬元,有各類教學實驗室12個、校企聯合實踐教學基地42個。
       八、培養質量和外部評價
       1.就業集中度高。對會計學專業網絡随機調查結果是(下同), 2018-2021屆畢業生近95%在廣東省内(其中以廣州地區為主)就業;
       2.初次就業率高。2018-2021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分别為93.94%、99.49%、94.00%、94.45%,高于廣東省同期同類高校初次就業率平均水平。
       3.就業對口率高。2018-2021屆畢業生就業對口率分别為81.48%、82.62%、81.20%、81.40%,高于廣東省同期同類高校就業對口率平均水平。
       4.用人滿意度高。2018-2021屆畢業生與社會需要吻合度(或匹配度)平均為90.68%,勝任工作崗位滿意度平均為96.41%。
       九、學生競賽獲獎情況
       2018-2021年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共獲23個獎項,共76人次(其中會計學專業學生占參賽學生的70%以上)。其中:國家級總決賽二等獎6項,三等獎10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省部級二等獎2項。
2018-2022年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獎情況統計表
  競賽名稱 競賽
時間
主辦單位 獲獎類别 獲獎等級 獲獎人次
1 2018“科雲杯”全國大學生财會職業能力大賽(本科組)網絡賽區 2018年6月9日 中國商業會計協會舉辦,廈門科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國家級 二等獎 4
2 2018年“稅友衡信杯”全國稅務技能大賽 2018年11月20日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 國家級 三等獎 3
3 第十二屆“新道杯”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 2018年12月8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國家級 三等獎 4
4 第十二屆“新道杯”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全國總結賽 2018年12月8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國家級 二等獎 2
5 2019衡信杯全國稅務技能大賽(本科組)總決賽 2019年11月19日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 國家級 三等獎 3
6 2019年第四屆“科雲杯”全國大學生本科組财會職業能力大賽 2018年6月9日 中國商業會計協會舉辦,廈門科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國家級 二等獎 4
7 2020全國金融與證券投資模拟實訓大賽 2019年8月27日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 國家級 三等獎 4
8 2020年全國本科院校稅收風險管控案例大賽南部賽區 2020年4月20日-6月24日 全國金融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國家級 三等獎 6
9 2020年全國本科院校稅收風險管控案例大賽總決賽 2020年9月-10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财經教育分會 省部級 一等獎 3
10 2020 年“衡信杯”全國稅務技能大賽(本科組) 2020年9月-12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财經教育分會 國家級 三等獎 3
11 2020 年“衡信杯”全國稅務技能大賽(本科組) 2020年6月-11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财經教育分會 省部級 一等獎 4
12 2020 年“衡信杯”全國稅務技能大賽(本科組) 2020年6月-11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财經教育分會 國家級 二等獎 4
13 2020第五屆“科雲杯”全國大學生本科組财會職業能力大賽 2020年6月-7月 中國企業财務管理協會财經教育專業委員會 省部級 二等獎 4
14 第四屆金蝶雲管理創新杯廣州賽區區域賽 2020年3月28日 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省部級 二等獎 3
15 全國産教融合創新創業大賽—2020“金蝶杯”智能财務雲大賽廣州區區域賽 2020年1月15日 全國産教融合創新創業協會、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省部級 一等獎 3
16 “中華會計網校杯”全國校園财會大賽廣東分賽區決賽 2020年10月20日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财經教育分會 省部級 特等獎 3
17 2021年“衡信杯”雲端本科院校全國稅務技能大賽 2021年6月-11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财經教育分會 國家級 二等獎 4
18 2021年“福斯特杯”全國大學生審計精英挑戰賽(本科組) 2021年9月-11月 中國審計學會教育分會 國家級 三等獎 3
19 2021年第六屆“科雲杯”全國大學生本科組财會職業能力大賽 2021年9月-11月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 國家級 三等獎 4+4
20 2022年全國大學生審計技能大賽(本科組) 2022年6月 中國企業财務管理協會 國家級 三等獎 4
21 2022年全國大學生審計技能大賽(本科組) 2021年5月 中國企業财務管理協會 省級 一等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