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織架構
會計學專業下設管理會計和智能會計2個教研室。
二、專業定位
會計學專業屬于工商管理學科,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會計學專業是以會計、審計、财務和稅務為基礎的應用學科,以經濟學、管理學基本理論為基礎,學習财務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資本運營、資産重組、企業兼并和國際會計核算慣例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會計學專業注重培養學生實戰能力,側重實務操作,通過會計手工模拟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和财務共享實驗室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時注重強化學生财務管理、審計、經濟法、稅法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為學生參加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考試打下堅實基礎。
三、培養目标
1.熟練掌握會計、财務、審計和稅務等方面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2.掌握管理學、經濟學、财務學和會計學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财務管理學和統計學所涉及的各種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4.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
5.勝任在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從事出納、财務會計、稅務、審計等工作;
6.熟悉國内外與會計相關的基本理論,方針政策、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7.了解會計學專業的理論前沿和國内外發展動态;
8.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學術理論研究能力。
四、培養規格
1.學制學分。會計學專業,需修滿162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37學分,公共選修課10學分,基礎必修課23學分,專業必修課32學分,專業組選課12學分,專業任選課12學分,專項實踐16學分,其他實踐20學分。
2.知識要求。通識性知識:修讀思想政治理論、大學語文、高等數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發展規劃等課程;基礎性知識:修讀統計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稅法等課程;專業性知識:修讀會計、财務、審計等課程。
3.能力要求。獨立完成企業日常會計工作;具有成本核算、管理、控制和分析能力;熟練應用财務會計軟件、辦稅軟件能力;具有溝通與協調處理企業内外部财務關系能力;具備基本的某種外語聽、說、讀、寫和資料翻譯的能力。
4.素質要求。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遵紀守法,道德品質高尚;具有誠信守信品質,社會責任感,良好人文素質、科學素養和國際視野,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健康的體魄和優良的心智素養。
五、課程體系
1.主幹學科:工商管理、經濟學。
2.核心課程:管理學、統計學、經濟法、稅法、基礎會計、中級财務會計、高級财務會計、成本會計、财務管理、審計、管理會計、财務報表分析等。
3.專業組選課程:資本運營理論與實務、企業财務戰略、預算績效管理理論與實踐、企業内部控制、Python基礎;ERP項目綜合實訓、RPA财務機器人、數據挖掘與算法等。
4.實踐課程:ERP沙盤模拟實訓,基礎會計實驗、企業行為模拟、會計信息化實驗、财務共享理論與實踐和會計頂崗實操。
5.實踐教學環節: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寫作。
6.拟開設智能會計選修課:人工智能基礎、商業智能與可視化、智能納稅申報、
财務共享服務與智能财務、大數據财務
決策、大數據供應鍊
成本
管理、IT
審計等。
六、師資隊伍
會計學專業現專任教師63人,教師職稱結構如表1所示,教師學曆學位結構如表2所示,教師年齡結構如表3所示。